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董事长隆晓辉先生在中国东部传媒艺术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2016-9-22) 阅读:2833 次

 繁华落尽见真淳

——浅谈中天龙对电视剧市场变化的应对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来到美丽的苏州,参加如此高大上的论坛,非常感谢组委会在让与会者分享了专家们高屋建瓴的观点同时,还愿意听一听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因为我们长期从事与制作有关的事,所以我们讲的可能都是大白话,与今天的高端论坛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违和感,不尽准确和正确的地方,还望各位专家海涵和指正。

江苏中天龙文化传媒公司,是江苏中天龙投资集团旗下的专门从事以电视剧制作为主营业务的一个民营制作机构。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接下来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们眼中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和繁荣背后的那些事。

 

一、  

喜当然是欣喜,

中国电视剧长期以来保持在平均每年1.5万集的生产规模,创作类型不断丰富,手段不断更新,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电视剧的全国观众有12.8亿,网络视频手机用户的观众9.09亿,复合渠道观众达到11亿,无疑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和收视国。电视剧越拍越长,越做越大,参与者越来越多。近年来,在资本推动下,对赌、上市,催生了电视剧GDP达到800多亿,是二十多年前的数十倍。电视剧行业可谓是风光无限,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派繁荣景象。

 

二、  

这里“忧”当然是投资人及从业者在市场中感受到的担忧。

正是在这个“喜大普奔”的繁荣背后,却有着很多行业外看不到的严重问题。

1、每年生产1.5万集的电视剧有一半以上不能在电视台黄金档播出,这意味着对电视剧的投资将无法收回,甚至是因不能实现销售而导致血本无归。供给远大于需求,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2、      若无大IP、小鲜肉、收视率承诺这些必要条件,一线卫视就免谈,网络也不待见,但是等待这些条件成熟要很高的时间成本。同时因为“抢”资源,使得这些要素变态涨价。大量二类剧(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剧),只能在地面及二三线卫视销售,完全无法实现收支平衡。

3、      面对经济下行、广告滑坡严重的现状,谁来为所谓的阵容强、观众追捧的大制作居高不下的成本买单?目前情况看,资本市场在托,但是能托多久?

4、      浮躁之风污染下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皆为名来,皆为利往,一大批形式大于内容、创作空心化的作品在市场上风生水起,谁对产品的质量和艺术良心负责?

5、      我们认为政府主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有效的调控职能,常常只有非黑即白的限制,为了控制风险,迎合市场,一大批走捷径、跟风、同质化的作品充斥荧屏,这些卖得好的剧一堆堆上,稍有限制,便一片片死,市场严重失序。

 

三、  

我们这里讲的悲,既有悲催也有悲惨,更有悲哀。

1、制片人的悲催

长期以来以制片人为中心制的电视剧行业,随着这些年来,明星在电视剧的发行、宣传当中起到的突出作用,逐渐成了主宰电视剧制作的核心要素,而制片人既要看大腕的脸色,又要看购买方的脸色,完全失去了项目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成了风箱里的“老鼠”,妥协妥协再妥协,是为悲催。

2、投资人的悲惨

在今天这样的行业现实面前,投资人逐渐沦为了打工者。电视剧投资高回报的现象仅仅是极为少数人的专利,而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讲,从事的是一个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的行业。有人戏称是电视剧“惨”业,这个惨是悲惨的惨。“惨”是指投资人的“惨”,“惨”不仅仅是生存状态的惨,有很多企业干着干着就无疾而终了。

3、文化人的悲哀

有人调侃电视剧行业是一批没有文化的人从事的跟文化有关的事情,在今天这样一个趋利的时代,电视剧产品的商业属性越来越高,娱乐致死现象、去文化现象日渐突出,即使是很多有高收视率的作品也很难体现它们应有的文化含量和使命担当。一旦唯利是图的时候,谈文化就变得十分可笑。如果还有一点文化情结的话,确实是很悲哀的。

 

四、  

恐当然是恐惧。

电视剧已经确实成为了一个高风险行业。

1、政策风险,很多电视剧因为对政策把握不当而导致胎死腹中。

2、法律风险,无论是在电视剧购销过程中的潜规则风险,还是收视率问题上“逼良为娼”的造假风险以及制作中大多是“白条”的税收风险都加剧了电视剧项目本身的风险。

3、道德风险,由于职业底线的严重缺失,电视剧生产环节中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导致给电视剧项目带来灭顶之灾。

更令人恐惧的是,即使是在这么多风险并存的情况下,很多电视剧公司为了生存和利益还不得不铤而走险。

 

简而言之,就我个人的观点,电视剧市场是繁荣外表下极有隐忧的市场,是泡沫化严重或将破灭的市场,是投资者前“扑”后继的市场,是投资人及从业者亟需谨慎的市场。

尽管电视剧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大众对电视剧的需求是刚性的,所以我坚信经过市场的调整、政策的规范,电视剧终将回归理性、良性的发展轨道,所以我们对电视剧市场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下面,我也想借媒体向我发问的问题向大家报告一下:中天龙如何应对电视剧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第一个问题,中天龙为什么要入行电视剧,是有幸,还是不幸?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投资公司,在电视剧市场已经很热闹的时候,我们出于好奇,更是出于某种附庸风雅,越没有文化的人越想给自己贴上点文化的标签,所以从2001年中天龙开始了电视剧险象环生的投资之旅。是有幸还是不幸?我的回答是既有幸又不幸。

有幸之一,我们投资或者参与投资了25部电视剧,没有一部剧出现投资失败,这在行业里算是很有幸的。有幸之二,我们从原来雾里看花到真正参与实际把控、操作,使我们逐渐喜欢上了这样一个讲故事的行业,特别是讲跟自己命运有关的故事,真正实现了从事其他商业行业无法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有幸之三,我们在电视剧实践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个可以去探索、挖掘的题材领域,即当代国安题材。

说到不幸,投资十几年,除去运营成本,没有赚到钱,还赔钱,作为商业投资来说,这是不幸的。不幸之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做成一部让我们自己特别满意又让社会充分认可的作品。同时,还有好多好的项目在手上过的时候,由于我们缺乏判断,最终失之交臂。不幸之三,我们这么多年来,在电视剧市场上如履薄冰,可谓是步步惊心,但是最终赔本也没有赚到吆喝,我觉得这真为大不幸。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电视剧市场如此艰难,中天龙何以逃脱厄运?

第一,      因为中天龙半路出家,知道自己是业余的,所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胆子很小,不轻易冒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投资。我们从来不跟风,常识告诉我们,如果国家今年号召你做黄豆,明年黄豆一定会泛滥成灾,我们只做自己认为相对安全的项目。毕竟我们有很多和国家安全系统有渊源的资源,所以在这个领域里做,会比一般的公司安全一些。

第二,      因为我们是一个综合性的投资公司,所以在出现资金紧张,投资不能覆盖运营成本的时候,我们有其他行业的投资利润可以反哺,就不必追求规模,更不会借钱拍戏,资金链是安全的。

第三,      我们还坚持和行业中优秀的伙伴进行谨慎的合作,我们的很多参投产品收益也解决了我们的生存问题。在项目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我们休养生息,用时间换来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三个问题,仅仅靠聚焦“当代国安剧”这样一个狭窄题材,能够解决发展问题吗?

第一,我们认为“当代国安剧”是一个冷门,并且问世的作品也不多,说明它确实创作有难度,原因包括政策限制、编剧对这种生活不熟悉。但是,上次我们在北京召开《于无声处》研讨会时,仲呈祥老师曾说过:“国安剧是一口深井,如果坚持打下去,是可以做出大文章的。”所以,我们认为,不是这个题材不能拓宽,而是我们到底怎么做当代国家安全题材。

第二,题材如何创新的问题。

1.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刚才丁亚平老师提到的本土化的问题,我深有感触。我们的谍战剧、当代国安剧在学习美剧、韩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在和西方的意识形态、政策把控尺度不同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但我们可以使美剧、韩剧在中国本土化,这是我们在这一题材上的突破口和路径。

2.解决当代表达的问题。今天从事国家安全题材的电视剧创作,无疑是主旋律。但是在当代环境下,如何诠释主旋律,如何表达国家安全意识,如何跟年轻观众的语言系统相对应并建立有效的交流方式,如何正视传统审美和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之间的差异,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作这类题材中应该解决好的问题。

3.国家安全题材外延扩大问题。国家安全中还有一项重要的“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外延可以进行扩大,我们在创作国安题材电视剧过程中,不要被“国安”两个字绑架,国安不能只谈国安的事,其实国安和普通平民化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学会把谍战话题、国安话题、影视话题转化为生活话题、社会话题、政治话题,能做到以小见大,化大为小。

第三,是要解决内容的一鱼多吃问题,好的内容是可以多平台覆盖的,我们既可以做电视剧,也可以做网剧、网大甚至电影,还可以研究国安题材的影视内容生产的下游产品的延伸开发问题。所以,国安题材赋予我们可发挥的空间很大,如果能够坚持创新,坚持把这一题材做深、做透,我认为是可以持续深入发展的。

 

第四个问题,中天龙既没有上市,又不具备行业寡头控制资源的能力,能走多远?

我的回答是:第一,我们不需要上市。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圈钱,圈钱是为了吸收大量资金做电视剧。目前,我们在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并没有资金的瓶颈,我们集团本身还有其他的版块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支撑电视剧的创作。另外,由于电视剧生产还难以规模化,因此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越多,风险越大。

第二,我们在面对这些日渐形成的行业寡头时确实也感受到了压力,资源往往被寡头所控制,但我们所从事的特殊题材的创作,依然有自身优势,我们不认为资金可以控制所有资源。做好自己,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第三,我们这么多年都已经坚持下来了,我们不着急,不盲目追求盈利。静心、定心、用心地做好自己的产品,要发扬工匠精神。 我们今天的论坛所在地苏州是一座具有工匠精神的城市,我们要向苏州的工匠大师学习,坚持在电视剧制作的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衰减,推出的作品既要关照现实,又要对历史负责。也许我们的坚持会有些理想化,但我们愿意带着被别人嘲笑的理想往前走,绝不急功近利,只简单的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须坚持情怀意识、创新意识、精工意识,这样我们就会走得更远。

在繁华落尽的时候,唯有真诚、淳朴的精神和产品,一定可以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今天,我还想借这个机会,感谢在座的很多专家和朋友,在中天龙发展的十五年当中,因为你们的关心、帮助和鼓励,才使我们坚持走到了今天,我们还期待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指引。最后,也祝所有与会的专家和代表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祝传媒研究会能够在传媒事业发展的大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谢谢!